欢迎光临前沿数控新媒体!

告别“脏乱苦”,看这家企业如何用马扎克让机加变“有趣”

发布时间:2025-11-08
来源:马扎克
阅读量:8986

中国 威兰(泉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时代的巨轮浩荡前行,于变革浪潮中,惟创新者强。此刻,正有一群企业「创二代」们以创新为帆、以实干为桨,聚力同心、奋楫争先,在重塑现代化产业版图的征程上书写新的传奇。


在充满商业活力与创新气息的福建泉州,一家老牌汽车零部件企业,就正在「创二代」的精心执掌下,正积极推进先进技术装备的引入与升级,以提升效能、开拓新发展空间。


本期就让我们走进威兰(泉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威兰公司”),聚焦这位从父辈手中接棒、由机械加工领域的初学者,成长为对智能自动化加工技术深度着迷的「创二代」。他背后承载着怎样的传承故事?又是如何高效运营近五十台马扎克先进设备,推动企业迈向智能制造新阶段?


以质量为先,专注汽车主机厂配套


威兰公司创立于80年代,从1986年开始进入汽车制造业。目前的主要业务包括发动机配套的高强度螺栓,以及发动机燃油系统里的精密零部件。


image.png

威兰(泉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公司现任总经理庄少华在接受采访时思绪满满,“从公司发展伊始,我的父亲就非常注重‘质量’,在他看来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力。”


在90年代到1997年,也是汽车制造业的低谷。从那时起,庄少华的父亲就提出了企业的发展应该经历三种形态,正三角形、菱形,倒三角形。这三种形态也是一家企业在良性发展、逐渐具备技术竞争力的必经之路。“最良性的企业形态是‘倒三角形’——高附加值的产品占企业的大头”,庄少华如是说。有了这些目标,威兰公司的转型之路也正式开启,在庄少华父亲的带领下,他们开始从高强度螺栓向精密零部件制造迈进。


image.png

威兰(泉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的展厅一角


回忆转型之路,公司技术副总经理邱建喜百感交集,“我们在2003年从生产高强度螺栓进行转型精密加工的过程当中,出现了一个错误的路线——选错数控车床,导致了转型的开局不利。痛定思痛后,我们对市面上数控车床进行了一些了解和排摸,马扎克数控车床的加工性能及精度脱颖而出。”


2006年,第一台马扎克立式加工中心VTC-20B入驻威兰公司,加工出来的模具合缝非常好——从表面上完全看不到有缝隙,这种加工精度也得到威兰公司工程师各方面的一致好评。而这台马扎克立加VTC-20B从最开始的用于模具的加工和产品打样,到后面排入了量产线。从2005年至今已经运行20年,依然在正常运行中,设备的质量非常过硬。


image.png

宽敞整洁的威兰公司加工区域


以技术驱动,与马扎克携手实现智造升级


基于前期良好的合作基础,当威兰公司正式切入发动机燃油系统这一核心领域时,其生产线规划便率先锁定了马扎克数控车床作为关键工艺装备。


这一战略选择的背后,是威兰公司对品质与效率的极致追求。2012年,威兰公司与一家国际知名的发动机巨头达成合作,这对零部件加工的质量稳定性与生产节拍都提出了严苛要求。而马扎克设备凭借此前在实测中展现出的卓越性能,完美契合了威兰公司升级后的生产标准,为其顺利承接高端项目提供了可靠的装备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威兰公司在决策过程中还主动走访了多家马扎克的老用户。来自市场的真实反馈高度一致:马扎克设备在关键零件的尺寸控制上表现出了极强的稳定性。这份宝贵的“用户口碑”,最终让威兰公司吃下了“定心丸”,也印证了马扎克品牌在业界的强大影响力。


在2012年项目进入样件试制阶段时,威兰公司率先引进了两台马扎克QTN100数控车床。样件试制进展顺利,产品验收合格后,客户随即要求我们进行PPK验证。据邱建喜介绍,客户在考察工厂时,注意到现场全部采用马扎克设备,曾表示:“看到你们全部使用马扎克设备,我们就很放心了。即便不经过详细计算,采集的数据应该也能满足PPK指标要求。”在他看来,这充分体现了客户对马扎克品牌的高度认可。


image.png

高精度加工需求通过马扎克数控设备得以实现


为应对后续更大批量的生产需求,威兰公司向马扎克技术团队提出采用机械手实现“一拖二”自动化方案,由此正式启动了自动化加工进程。经过充分沟通,威兰公司首先引进了第一条自动化生产线——由马扎克数控机床搭载“一拖二”机械手系统。“整体的生产效率一下子就不同了”,邱建喜表示。为达成月产10万件的产能规划,公司后续又陆续引进了九条同类型自动化生产线。


这段设备需求井喷的背后,正反映出中国汽车产业进入了高速发展周期。“尤其自2014年起,随着国家全面推行国四排放标准,我们的产品谱系也逐步从国四、国五扩展至国六,并进一步延伸至天然气及新能源领域,以应对客户在精度与功能方面日益提升的需求。”庄少华回忆道,“以我们生产的HPC高压连接器为例,该产品应用于国四共轨系统,作为客户进口零部件的替代方案,必须严格符合国家排放法规。”


国四标准的广泛实施,为威兰这类机械加工企业带来了重要发展机遇。“在此背景下,我们大规模引进了马扎克设备,正式跨入精密加工行业。”


image.png

为提高生产力和生产效率做贡献的自动化生产线


在国五标准升级阶段,威兰公司再次承接客户新项目——产品结构较前期有所变化,其中两道工序需采用马扎克QTC100M-YL车削加工中心,并搭配“一拖四”机械手系统。“后续我们又陆续引进了两组马扎克QTP 100L‘一拖四’单元,有效保障了对客户的交付效率。该类‘一拖四’设备属于车铣复合机型,在完成刀具寿命参数设定后,生产线可实现黑灯运行,夜间无人值守,直至整批物料加工完毕自动停机。”邱建喜对车间智能化加工表现表示高度满意,他指出,相关设备投入使公司整体加工效率提升约25%,同时每年节省人工成本近40万元。


为加快客户产品样件试制进度,威兰公司还引进了一台马扎克五轴联动复合加工中心INTEGREX i-200S,使样件开发周期缩短近40%。“正因该设备的加持,预计今年年底还将有一个新项目实现小批量投产。”


image.png

高效加工的马扎克INTEGREX i-200S车铣复合加工中心


根据现有数据,威兰公司目前已配备马扎克设备共计46台。随着新项目的逐步落地,预计在未来两至三年内,设备总量将突破100台大关。邱建喜表示:“我们期待与马扎克持续深化战略合作,共同把握未来发展机遇。”


以传承立新,开拓产业蓝图


作为威兰公司的第二代管理者,庄少华于2017年从商科领域转身投入制造业,正式接手父亲创立的威兰公司,庄少华坦言,在过去的认知中,机械加工行业常与“脏乱且辛苦”联系在一起。然而,在接触到马扎克先进的自动化设备与高精度加工技术后,他深刻感受到这个行业所蕴含的科技魅力与发展潜力,竟然很有趣。


这也让他清晰认识到要想在传统的机加行业创造出更有效的经济效益,关键在于提升设备自动化水平。庄少华还到访过马扎克的多个工厂,其中井然有序的自动化产线与柔性制造系统,进一步坚定了他推动威兰公司自动化改造的决心。


image.png

威兰公司持续引进的马扎克自动化生产线


面向未来,庄少华已规划清晰的发展路径:一方面,在持续深耕精密零部件加工的基础上,逐步将业务从汽车零部件拓展至医疗器械、人形机器人等高端制造领域;另一方面,他也对新车间建设与设备升级抱有更高期待。“希望马扎克能在产品多元化与制造技术方面与我们保持紧密互动,为我们新车间的规划建设、产线布局及整体产能提升提供有力支持。我期望能够实现父亲的夙愿,将威兰打造为如马扎克一样传承百年的标杆企业。”


image.png

威兰公司生产的各类产品

全部评论(0)
评论 点赞 收藏
微信扫码登录 其他方式登录
完善资料
点击图片设置头像
昵称
性别
 
您尚未登录!